学党史知交通史 | 上宏桥旁的辉煌——1949年,公路人架桥助解放军剿匪
时间:2021-12-03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江西泰和的上宏桥,就是由南宋时期上宏村附近的郭公出资修建(长98.8米、宽6.6米、7孔、始建于1250年,泰和县现存最早的古桥——笔者注),名相文天祥为之感动,欣然作《上宏桥说》一文……”
前不久,在《中国公路》杂志上看到这段话后,我心潮澎湃,联想浮翻。父亲和许多老工人讲的那些令我们公路人感动和自豪的往事又历历在目……
同志哥:请喝一杯井冈茶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红旗飘,军号响,歌声亮,战马吼,子弟兵回来了,男女老少齐欢迎,热泪沾衣情意长。
1949年7月28日,当年的中央苏区全红县——泰和解放,人民获得新生。
我们公路人高举红旗放鞭炮,敲锣打鼓唱山歌,满怀豪情迎接亲人解放军。我父亲和工友们还在路口支起两口大铁锅,不停地添柴烧水、泡上井冈绿茶端给子弟兵喝。
此前一天,地下党泰和公路交通站站长叶荣初和各界群众代表在中共泰和支部负责人龙正大带领下,一块到吉安市欢迎解放军,并在次日上午带领部队一路平安进入老百姓载歌载舞、夹道欢迎的泰和县城。
后来,叶荣初的儿子叶长青当了养路工、养路班长,我和他一块修过路。他常给我们讲他从小跟随父亲做地下革命工作的事。那时,地下党组织在他家开会或父亲外出活动,他就站在门口望风,发信号,多次化解危机,被称为“红小鬼”。
抢修忙:十天修复九座桥
解放军前赴后继打豺狼,公路人通宵达旦修木桥。
反动派不打不倒。7月16日吉安解放后,败退的国民党军队和反动地方武装立刻用汽油和干稻草烧毁了泰和县城苏溪乡上宏村共26公里公路上的9座中小木桥,致公路全线瘫痪。他们还在公路旁的多个山头修碉堡、挖战壕,架起重机枪和迫击炮,妄想阻止解放军进攻。穷凶极恶的反动派上演着灭亡前的最后疯狂。
在解放军入城的同时,吉安工务段公路抢修工程大队在段长张维焕(山东籍南下干部)带领下进驻了泰和。
抢修大队党支部提出了“一切为了剿匪,一切支援剿匪,解放军打到哪里,公路就先通到那里!”的口号。我父亲和许多老工人——这些在旧社会四处逃难、新社会翻身做了主人的公路人坚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大家纷纷咬破手指写下请战书,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抢修队伍。
抢修大队兵分两路。一队抢修泰(和)—万(安)—遂(川)线,二队抢修泰(和)—兴(国)线。主要修复桥梁和涵洞,路面由沿线乡村组织村民修复。上级要求,小桥每天修复一座,中桥两天一座。
抢修一队共26人,张维焕段长兼任队长。该队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质量要求高,因为解放大军歼灭泰和境内敌人后要经该路一路南下去解放广东、海南岛。
不打无准备之仗。抢修队首先备料,他们起早摸黑架火炉、打扒钉、铁生夹板、螺栓垫片,砍树锯木做成桥梁和面板……并在解放军战士的保护下,前往被毁桥旁调查损毁程度、所需材料,制定了周密抢修方案。
抢修工作是8月3日开始的。工人们用牛马车把木料、铁件运到河里安装,他们带上干粮通宵达旦连续作业。饿了吃饼干、渴了喝河水、累了坐路旁休息了一会儿接着干……人人都像解放军战士杀敌那样拼命干。
到8月12日,抢修队已经保质保量修复了朱家、马市等7座小桥,五里亭等2座中桥,有力地支援解放军歼灭了寨头岭、马缨冈和雷公岭等山头上负隅顽抗的敌人。
军情急:一夜架起上宏桥
反动派炸桥、解放军受阻,公路人架桥、炮兵营显威。
节节败退的敌23军军部及所属一个团共1000多人驻扎在苏溪乡上宏村。这里碉堡林立,戒备森严,沿江边设置了老虎牙等四道封锁线。狗急跳墙的敌人还丧心病狂地炸毁了上宏古桥(炸塌3孔)。解放军炮兵营受阻,心急如焚的营长岳山在江边直跺脚。乘坐木船和竹筏过江强攻的解放军官兵牺牲了很多人。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梅乌江水,英雄的壮举感天动地,他们永远活在我们井冈老区人民心中。
解放军进攻受阻,我们公路人看在眼里,急上心头。抢修大队紧急召开了架桥出征誓师大会,工人们争先恐后上台,表决心,个个摩拳擦掌,坚决请战架桥。岳山营长还到会鼓劲并给公路人敬酒壮行。
1949年8月14日晚,天上下着雨,河里涨了水,不远处还有敌人的枪炮声。但是,困难再大也吓不倒英雄汉。抢修大队全员出动,省公路局还派出了程理宽总工程师等人到现场指挥。大家肩扛手提、用牛马车运,争分夺秒把已提前放在附近三居、岱头等村庄里的木材和铁件运送到距上宏古桥1公里外的上游河里安装,大家纷纷跳进水里打木桩、架梁铺板。炮兵营也调来10多匹拉炮车的骡马帮助我们拉木料……
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一座3米宽100多米长的木桥很快就像长虹卧波在梅乌江上,30多辆骡马拉着的炮车安全驶过。凌晨冲锋号响了,炮弹打得敌人鬼哭狼嚎,仅两小时就解决了战斗,上宏村又回到了人民手中。
后来,岳山营长留在泰和当了县武装部长,每到新春佳节,他都会来养路段看望慰问当年架桥让他的炮兵营过江显威的公路勇士们。
战后不久,吉安工务段调集一批能工巧匠按原样修复了上宏古桥,并使用到1983年。这一年,我们公路人又在古桥上游60米处按二级公路的桥梁标准新建了一座现代化大桥使用至今。
从此,上宏古桥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经多次修复,保持了原貌。如今已开发成旅游景点,继续造福人民。
古代,有文天祥的《上宏桥说》;现代井冈公路人用智慧和心血书写了上宏桥新说。(吉安市公路建设和养护中心泰和分中心吴新沙)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1/12/3/art_32669_37622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美在广西——《弯弯幸福路》
下一篇:最动人的旋律
最新信息
- 2021-12-03高速公路桥梁高墩翻模施工技...
- 2021-12-03浅析深基坑开挖钢板桩支护施...
- 2021-12-03马鞍山市公交集团一公司整治...
- 2021-12-033月26日调整线路、增设站...
- 2021-12-03路的回忆
- 2021-12-03学习新知识 干出新样子——...
- 2021-12-03竹情
- 2021-12-03我心中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