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交通运输内参!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铁路运输 > 正文

古都新驿正青春

发布时间:2024-12-19 来源: 人民铁道网 作者:佚名

  

  大雪时节,在西安站,一抹暖阳洒向人潮涌动的北广场。旅客出站后,纷纷步行前往大明宫,与金碧辉煌的丹凤门同框留影,见证盛世繁华。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火车站,是城市的窗口。

  

  2024年12月,西安站迎来建站90周年,这也标志着陕西铁路通车90年。90年间,西安站以“西部第一窗”之名享誉全国,作为古都西安独特的风景地标,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进步。

  

  传承,擦亮服务“金名片”

  

  母婴室、医药箱,重点旅客专人护送,亲情服务台随时解答旅客问题……12月15日,在西安站候车大厅,人群步履匆忙,充溢着踏实、温馨和惬意的旅途气息。

  

  “旅客来乘车,他们方便了,我心里也就踏实了!”车站客运员罗冰动情地说,“当年师傅手把手带我,教我耐心、细心、精心服务旅客,我记在心里,也一定会传承下去。”

  

  作为西安站“丝路缘”亲情服务队成员之一,罗冰的搭档史韩丽将“让旅客开心得像花儿一样出行”作为工作的目标。她认为,随时关注重点旅客信息,做好旅客乘车服务引导,就是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车站是营造城市发展活力、满足市民多方需求的重要空间。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站经过多次修缮,焕发出勃勃生机。

  

  20世纪50年代起,该站先后涌现出魏淑琛、甄兰香、杨乾玲、孟彩蓉、谭仲元等全路闻名的劳模先进,为车站服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最初的共青团候车室、雷锋候车室,到后来的王莉莉亲情服务台,车站职工赓续传承“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以旅客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始终不变。

  

  近年来,西安站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优化服务举措。从模范引领到售票发生历史性变革,从引入星级服务理念到开展“开门评站”活动,西安站以“有历史文化、有地域特色、有铁路特点”为思路,精心打造具有铁路元素、城市元素的“丝路缘”服务品牌,让旅客深入感受这座古老车站的历史温度。

  

  丝路起点,缘聚长安。一代代的传承,彰显出铁路人对客运服务品质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在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温馨出行体验的同时,车站也成了展示古都形象与铁路精神的重要窗口,为中国铁路客运服务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1994年第一次在西安站乘坐火车、如今已年过花甲的旅客武慢辉,对这里的变化深有感触。“现在购票乘车越来越方便了,每次带很多行李,都有工作人员主动帮忙。”他说,“30年里乘车上百次,车票攒了一沓。西安站已经成为我感受西安这座城市温度的一张‘金名片’。”

  

  变革,打造出行新体验

  

  “不用熬夜排队了!这是我最直接的感受。”12月15日,从广东乘火车返回西安的务工人员房建宁说,“以前从老家要提前一天到西安,连夜排队买票,现在当天到就可以。”

  

  这得益于西安站于2020年的改扩建。扩建后的西安站由原来6台11线增加到9台18线,成为拥有高架候车室、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双地铁接驳,多通道、立体化、零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

  

  “室外排队变成进站安检、候车、检票,现在的乘车环境四季如春。”谈到候车大厅,房建宁激动地说,“坐火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感觉越来越轻松,这正是祖国日新月异的真实体现。”

  

  西安站开行的列车以普速旅客列车为主,务工族、老年旅客居多。针对旅客不同程度存在线上数字鸿沟和线下出行不便的双重障碍,西安站优化站车智能设备,实施车站设备适老化改造,打造全过程无障碍的出行环境。

  

  在售票大厅,旅客虽多,但更显从容。“现在每个窗口都可以办理售、改、退业务,哪个窗口人少,旅客就在哪个窗口排队。”售票员张怡介绍,以前是每个窗口只办一项业务,现在对售票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高了。车站还设置了爱心窗口,配有老花镜、放大镜、手写板、翻译器和助听器,从细节处为旅客提供方便。

  

  变革,让人民群众的出行越来越美好。1985年,新客运候车大楼竣工,标志着西安站硬件设施的现代化起步;1988年和1990年的扩建,让西安站成为特等客运站,奠定了其在全国铁路网中的重要地位。2020年的改扩建,西安站总建设规模达32.2万平方米,成为西北地区大型客站新地标。

  

  每一次变,不仅是出行体验的升级,还带来了列车速度的提升。西安站也在厚重的历史中,见证着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

  

  融合,开启发展“加速度”

  

  如今的西安站,已成为古都西安的网红打卡地之一。其南北双站房势如双翼,贯通的南北高架候车室气势如虹,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和明城墙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游客王江妍赞叹道:“千年古都,老站不老,服务正青春。”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虽时过千年,但唐风汉韵仍沉淀于古城的每个角落。作为传播古都西安悠久历史文化的“窗口”,西安站始终“国风十足”。

  

  走进西安站,墙面、柱子、玻璃栏板等部位应用了回形纹元素,站房将大量的古都历史遗迹元素都融入到了室内设计中。南站房将具有时代记忆的“西安”标识和立面大钟进行重点保留,翻新了中庭空间内饱含几代西安人记忆的吊顶和吊灯,壁画《丝路百景》展现了古今丝绸之路的文化延续。

  

  从南广场出发,经过南站房、南北高架候车室、北站房,20分钟时间就能直达北广场,近500米的直线距离,建筑、灯光、仕女图……可谓一步一景。

  

  候车室内设计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铁4个主题展厅,实现人流通行、火车文化展示及商业运营三种功能。在展厅旁的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超市,旅客就能买到种类丰富的进口商品。

  

  近年来,随着都市圈能级的提升,西安都市圈开始辐射带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内甚至城市群外部其他城市发展。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审时度势,以西安站为中心,着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让游客拥有更多“诗和远方”的美好体验。

  

  如今,西安站与西安地铁4号线已实现快捷换乘,实现高铁、普铁、公路、城市轨道畅通融合。从西安站开行的复兴号动集动车组已覆盖三秦大地,将陕西省内地级市(区)全部纳入西安4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加速了周边人文、经济、产业向西安集聚,辐射带动能力“锋芒”初现,跑出了地区同城化发展的“加速度”。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807-54547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