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的行路人
时间:2021-03-17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名相管仲曾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无独有偶,司马迁也说“礼生于有而废于无”。生活越来越好,礼仪就越能得到发扬;人我关系友善,亦会让小日子变得更加愉悦畅快。
近期和“家校专线”的公交司机、专线管理员及学生、家长们深入交流后,我欣喜地看到,生活在这个座城市里的人们,心里充溢着真善美的情感,处处洋溢着小小的幸福与满足、感动与感恩。经由他们,我看到了平凡人身上的人性之光,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我看到,熙熙嚷嚷的人世间,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们——却始终仰望着星空。
一
凌晨5点,星星还在天空闪耀,窗外的香樟树上,鸟儿已开始鸣唱。
王子悦起床时,妈妈已把早餐端上了桌:煎蛋、温牛奶、蒸馒头……,三下五除二地吃完早餐,王子悦背上书包,一阵风似的出了家门。
晨光微熹,万物静默。王子悦脚步轻盈奔向麻丘商贸城。老远,就看见一辆硕大的公交车停在那里。“赣AC6666,家校8线,市级青年文明号”。没错,就是这辆车。
5:20,同学们陆续上车。戴口罩,扫昌通码,量体温,缴费。王子悦在靠窗的老位子坐定。与大家对点点头,笑一笑。有人在背单词,有人在作业本上涂涂写写,有人和邻座低声交谈……
5:30,家长们通过群“共享位置”看到,南昌市327条“家校专线”中线路最长、站点最多的家校8线已从麻丘出发,一路向西,朝着外国语学校驶去。连续多日,坐着时尚温馨、整洁舒适的公交大巴,过富大有路、英雄大桥、民丰路、西站大街……行驶55公里抵达外国语学校。一路畅行,100分钟可以抵达。碰上堵车,得2.5小时。不过,无论是100分钟还是2.5小时,对于安坐于“家校专线”的王子悦来说,都是一段快乐的行程。

看着窗外匆匆来去的行人,每当车经过一个公交站台,或地铁站口,王子悦的脑海里总会蹦出一个女孩背着书包,在密集人流中奔跑着追公交,挤地铁的身影。每天早上两三个小时在路上,等车、赶车、倒车的折腾,常令她在早读时就疲倦地趴在桌上大脑一片空白。和她“同命相怜”的赵沅、盛文、胡焘等校友,在公交或地铁上巧遇时,常互相调侃、说笑:上个学我容易吗我,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鬼晚……
对于习惯了在路上闪转腾挪、急迫奔走的王子悦来说,在家门口上车、到学校下车,安坐在“闭环运行”的公交车直达学校,带给她的幸福感太直接也太强烈了。
二
一阵雨后,卷走了暑气与灰尘,太阳又探出了笑脸,知了又在树上唱歌,老人又推着婴儿车出来散步。今天天气真好。王子悦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强烈地感觉到心头洋溢着对生活的喜悦。
这车真好。安静平稳得就像坐在教室里一样。每到一站,新上来一拨校友,司机曾师傅都会一边提醒大家坐稳扶好,一边缓缓地启动汽车。遇见陡坡或破路,他会减速慢行,一览无余的开阔地,他就加档快走。55公里的路,几乎感觉不到他踩刹车,按喇叭,也极少出现颠簸震动……有的学生一觉醒来,哈,学校到了。
最令她愉快的是,她坐的“专线”有个好司机。周六(没晚自习)下午,各种来接学生下课的车与人,把校门口一公里塞得拉丁罐头一样。为把车停在校门口抬眼即见、距离最短的那个“老地方”,曾师傅总是三点不到就早早地来“占”位子。他说学生上了一天课已经很累了,我想让他们下课就能上车,不用走路不用找车,安心省心地在车上休息,写作业,等值日的同学到齐。

夜幕四合时车到终点,暴雨倾盆而下。万家灯火里,熟悉的家赫然在望,王子悦却没法下车。正发呆呢,曾师傅递过来一把超级大伞。
王子悦,你撑我的伞回家吧。
伞给了我,叔叔您怎么办呢?
我还有好多事要做,等忙活完雨早该停了。你放心,雨淋不着我。快去吧,省得爸妈担心。
凌晨3点半就起床,只为“家校8线”的学生能正常到校早读。深夜11点才收班回家,只为晚自习后孩子们能回家补点营养。汛期路面积水,在确保学生上下车方便和安全,曾师傅会对涨水严重路段绕行规避,并在群里进行公告,还时不时给家长分享自己经过的新增积水路段名称,提醒大家绕行规避。
一天晚上,王子悦带了一箱书回家,遗忘在车上。曾师傅打扫车厢时发现后,他怕学生着急,又是调监控,又是发视频,又是打电话,等把书送到王子悦手上,已是午夜了。
暴雨常常不请自来。冷不丁人就被淋了个透湿。看着学生老是一身湿答答地去上学,曾师傅就说,雨大,可以穿长筒套鞋和雨衣嘛!学生说教室没地方放啊。那就一上车就脱下!搁我车上!我负责给你们保管!王子悦知道,送他们到校后,曾师傅还要恢复正常的营运,公交车上上下下的乘客那么多,曾师傅是怎么保管那些雨鞋雨衣的呢?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从此雨再大,也不用担心全身湿答答的在教室里“沤”上一整天了。
三
人与人之间,如果心是近的,遥远的路也会是短的。心近的时候,远也是近。因为真正决定远近的,是一颗心到另一颗心之间的距离。
曾师傅肤色略深,不胖不瘦,不高不矮,普通得就像大街上擦肩而过的路人甲、路人乙。可他在家校8线169名孩子和家长的心中,可是极有“份量”的。孩子们说他是自己的“校外安全辅导员”,家长们说他是孩子的“家校护航员”。
“和学生一起我很开心,开车很来劲,也会更小心。”他们喊他“叔叔”,他也记得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家住哪里。都说公交车是城市风景线,是乘客流动的家,所以曾师傅有个理想:把车扫得一尘不染,把车开得就像在家一样。他想让车子成为外地游客温馨的驿站,本地人流动的家。一坐上驾驶室,他就要求自己的语气更温和一点,笑容更柔和一点,态度更亲切一点,心胸更包容一点……

有人说,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不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我想曾师傅应当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吧,做自己喜欢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不忧于衣食,不操劳名利,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在力所能及情况下给人方便和帮助。他平凡平静,与世无争,在服务他人中收获自信与满足,在客户与同事的认可与尊重中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叔叔,我爸说你开车又安全又稳,比他自己开车送我上学他更放心!”
“我妈说你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卸下了她心上的一块石头,这是她亲手煎的饼,您尝尝……”
“家校专线让我们家长省心省力又省钱!这次公交公司与教育部门和交管部门真正是合力为我们百姓做了件大好事,曾师傅良好的服务更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幸福指数……”
人最大的幸福是什么?付出。在付出的过程中,不断收获周围人友善的回馈。不断收获周围人对你的信任,关心,尊重和认可。这种良性互动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彼此,驱散了疲惫,成为生命对抗庸常与惰性、不断自我提升的源动力。
四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王子悦永远不会忘记,她抱着那箱书,在夜色里跟曾师傅说再见,不经意一抬头,看见他的头顶有颗星星。她一怔。原来,每个人的头上都顶着一颗星星。原来,星星在哪里都会发光。
漫画家小林说,有用的人都在读无用的书。我曾以为“有用的人”是科学家,实业家与教授等,至少也得是老师医生公务员。今天我恍然明白了——有用的人,就是能用自己的劳动为别人解决问题和困难的人。曾师傅让我明白了,生得再平凡,也是限量版。岗位再普通,也有无法替代的价值。我甚至觉得,他的努力赋予了公交车“形而上”的意义。诚如朋友罗铮所言“我坐在车上,愈发觉得公交车远不只是形而下的器,更是形而上的道”。是呢,道在器中,器不离道。你看英雄城南昌天刚放亮,4587台公交车就驶入城市的大街小巷,贯通城市的大动脉和微循环,让这座城市有了温度,有了活力,也有了灵魂。

曾师傅早晚上下班时,世界静得像首诗,他喜欢抬头看看星空。在披星戴月、日日重复的平凡岗位上,在一地鸡毛的琐碎庸常生活里,他努力摆脱惯性,努力做一个好司机。他朴素的思想和行为,以及这行为带来的美好回报告诉我,物资以外,还有更值得追求的东西。正是这种追求,让“曾师傅们”在熙熙攘攘、满地都是六便士的人世间,抬头看见了星星。久而久之,他们也变成了一颗星星,不耀眼,散发出宁静而平和的光,光光相汇,一起照亮这个他们热爱着的世界。
作者简介
杨宝珍,曾用笔名杨子,绾青丝,青荷等。江西省作协会员。南昌市诗歌学会副会长,南昌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在《百花洲》《江西日报》等媒体发表文学作品。作品入选多个文学选本。曾在国内征文、征诗大赛中获奖若干。曾在《南昌晚报》开办“杨子视点”专栏3年。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0/11/10/art_32669_2887333.html
最新信息
- 2021-03-17高速公路桥梁高墩翻模施工技...
- 2021-03-17浅析深基坑开挖钢板桩支护施...
- 2021-03-17马鞍山市公交集团一公司整治...
- 2021-03-173月26日调整线路、增设站...
- 2021-03-17路的回忆
- 2021-03-17学习新知识 干出新样子——...
- 2021-03-17竹情
- 2021-03-17我心中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