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 | 看大美新疆的这一片片橘红
时间:2021-08-02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国省干线公路承载着极其重要的运输任务。
“十三五”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带领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公路网结构和布局。公路通车里程比“十二五”期新增了14074公里,14个地(州、市)均实现高速公路连接,所有县区实现通高等级公路,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64.9%,其中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70.45%、普通省道二级及以上55.8%,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均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在加大干线公路建设改造力度的同时,“十三五”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坚持“建养并重”的发展思路,以示范工程为引领,大力创建“绿色公路、品质公路、智慧公路、平安公路、美丽公路”,构建了更安全、更畅通、更和谐、更美化的公路网。
图|沙漠公路养护。
深化改革 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深化落实事业单位改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交通运输领域自治区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科学划分国道、省道、农村公路的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养护管理职责并承担相应的财政支出责任。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新疆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疆交投公司),发挥政府财政性资金引导作用,积极探索推进PPP建设模式应用,吸引社会资本,积极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养护市场经营业务依法由企业承担,有效促进了交通建设、公路养护、运营服务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区25条高速公路整体由新疆交投公司市场化运营。同时,全区养护工程项目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和田、库尔勒开展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日常养护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养护费用测算标准体系,公路养护质量和路况管理第三方检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针对全区公路建设运营主体多元化形势,为加强政府依法监管,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逐步建立完善行业监管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以公路路况为目标的公路养护绩效评价和公路运营服务等相关监督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意见及治理办法,建立了与新疆实际相适应的全区公路管理监管体系。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不断推进养护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编制交通运输信用信息目录,有效推进行业信用信息互联互通,运用评价结果,推动联合奖惩和信用治理,建立了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
着眼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方向,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编制下发《“十三五”国省道养护管理发展纲要》,定期进行跟踪评估,促进养护管理目标落实。
该区推行“三区段养护”策略,以养护区段为基础,以“好路精养、重点养护、维持养护”为原则,根据养护路段公路技术状况,科学编制养护年度计划,合理制定养护策略和预期养护目标,实现日常养护工作从养护计划、质量控制到绩效评价的规范化管理,使有限的养护资金发挥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重构了全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系,推动了地县两级道路运输和地方海事实现属地化管理,实现了执法重心下移、执法力量下沉,指导各地州、县组建了以地州执法局、县局队合一为特征的执法队伍。
与此同时,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整合全区本级路政、质监、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等执法力量,组建了新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并对全区国省干线公路路政管理以支队、大队方式派出管理。在全区建立了职责明晰、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新型体系,开创性地全面完成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养护决策科学化 延长公路使用年限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以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目标,科学组织实施公路养护工程,制定出台了《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指导意见》,修订完善了《公路日常养护规范化管理手册》,制定了《公路养护管理区域分类标准》和《公路养护决策技术标准》,充分运用区段管理技术,推行路面自动化检测和人工检测相配合的检测方式,通过规范网级养护需求、区域路网养护需求、养护决策工作的技术流程,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共投资49.13亿元,实施养护大中修工程239项共4341公里,优良率达50%以上。特大型桥梁、隧道实现100%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桥隧安全保障能力逐步提升。
图|桥涵定期检测。
为实现公路养护可持续发展,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贯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养护原则,制定了《新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实施方案(试行)》。从预防性养护入手,对全区干线公路路况进行自动化检测,投资1.6亿元,对1000余公里干线公路实施预防性养护,有效延长了公路使用年限。
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制定印发《国省干线公路管理养护运营监督考核办法》《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实施办法》《公路养护评价考核办法》《公路长大桥隧养护管理和安全运行实施细则》《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总体预案》《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完善公路养护管理分类标准以及公路养护决策技术标准,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印发实施收费公路差异化收费相关文件,优化和完善了货车计费方式,制定出台《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管理办法》,并出台《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积极构建高速公路一体化、网络化“一张网”运营新模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还编制了《全区实施高速公路入口治超后普通国省干线治超体系建设规划》和《新疆公路超限检测站布局调整方案》,治超工作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十三五”以来,全区超限检测站共检测车辆1987.56万辆,违法超限运输行政处罚案件48600起,公路超限检测站超限率为0.25%。
该区积极开展春运保畅、严格规范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执法等专项行动,路警联合执法实现常态化,并推广不停车检测,积极开展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探索科技治超的新模式。
旅游兴疆 幸福之路越走越宽
新疆地貌整体上“三山夹两盆”,地形多样,幅员辽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聚焦“旅游兴疆”战略,以公路管理养护工程为抓手,立足交通搭平台、旅游为载体、服务提品质,积极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2019年,独库公路品质提升工程实施,打破了公路旧有养管模式,打造了旅游公路、绿色公路的典范,赋予了公路养管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图|独库公路。
为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了公路养护七大系统工程,即旅游串联系统、服务配套系统、引导指示系统、路域景观系统、应急保障系统、安全保畅系统。
2019年,全区接待境内外游客首次突破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52.65亿元,分别增长41.6%和40.4%,有效带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有力拓展了公路养管工作新空间。
截至2020年10月,全区已有167个交通旅游融合发展项目,辐射14个地(州、市)、58个行政县(市、区),因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提升而直接受益的A级以上景区共计227个。
“十三五”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以“更好更快地为公众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行业管理中注重文化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有效提高了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了较为“全面、和谐、方便”的公路交通运营环境。
为营造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该区紧紧围绕路域环境“八个无”的目标,以城镇过境段两侧各类非公路设施治理为重点,建立完善非公路设施档案,依法治理非法非公路设施。“十三五”期,全区依法整治各种设施累计达到6.88万余处(块)。
“十三五”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制定了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方案,合理配置服务设施,共投入资金1.67亿元,新建服务区15处,新建停车区21处,改造公路原有设施39处,分批次完成了全区66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升级改造工程。
同时,新疆全区开展“厕所革命”,对47对服务区公共卫生间进行维修改造,解决了出行群众“停车难、加水难、如厕难”的问题。扎实开展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工作,全区4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获“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荣誉称号,14对高速公路服务区获“全国优秀服务区”荣誉称号。
服务区还引入了“万店掌”在线巡店系统,适时对经营区域人流动向和消费人次、停车区车流、人流量进行数据统计,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服务区经营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积极开展“服务区+”行动,新疆探索高速公路服务区与旅游、物流、文化、新能源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展“花田果岭”一站式休闲度假服务区等项目。
该区还在服务区开设消费扶贫专柜,统一销售“访惠聚”农副产品及文化产品。
不仅如此,为完成交通运输脱贫攻坚任务,全区在22个深度贫困县设立2.2万个养路工公益性岗位,既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又开辟了一条破解公路养管难题的路径,探索了“公路养护+精准脱贫”的新模式,各族群众的小康之路、幸福之路越走越宽广。
图|果子沟大桥。
新疆经验 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新疆成为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坚持预防为主、精准施治,常态化推进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及时做好公路救援、抢险、抢修,“十三五”期未发生因公路设施养护责任引起的重大及以上交通责任事故。
针对克拉玛依至塔城高速公路和201省道玛依塔斯风吹雪灾害实际,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开展重点科研攻关,形成了公路综合防风雪体系,有效降低了风吹雪灾害影响,保障了公路安全畅通。
图|塔城公路管理局调集大型除雪机械清扫雪阻路段。
针对全区沙漠公路里程长、自然条件恶劣的实际,新疆交通人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攻关,探索出了一整套沙漠地区建设养护技术,为沙漠公路养护管理提供了新疆经验。
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投资4.3亿元,建设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昌吉、叶城储备中心;应用无人机航拍+移动通信指挥车,打破传统应急抢险固有的现场勘察指挥模式;自主研制了避险车道豆粒石翻松设备,对避险车道实施车辆进入红外线监控。
该区不断完善国省干线公路应急处置网络,科学配置应急救援装备,建立以养护、机驾、管理人员为主的应急保障队伍,24小时待命。同时,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各类预案810个。
得益于完备的应急保障系统,疫情防控期间,新疆保障了交通运输领域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24小时不停顿、不间断,确保了疫情防控物资、“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生产生活物资安全快捷高效运输。
“十三五”期,全区举办突发事件应急、防风雪保交通、突发地质灾害、消防救援、公路隧道桥梁保通等应急演练3627次,投入机械6956台班、人力9.8万人次,全力保障了公路应急救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建立健全公路阻断信息发布制度,与自治区气象局、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公安交警总队签订公路交通信息合作框架协议,实现公路交通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网站、广播、报纸、可变情报板、手机短信、路况信息服务热线等方式,及时报送、发布公路气象和阻断信息等路况服务信息,为公众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综合出行信息服务。
“十三五”以来,全区累计发布公路交通阻断信息4523条。通过数据挖掘运用,加强节假日和重要时段交通量预测及研判分析,为路网管理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强化基础、深化转型、优化品质”的发展策略,优化养护手段,提高养护效率,丰富养护内涵,推进养护行业新技术新模式变革,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有效供给,完善公路养护管理顶层设计,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治理能力和水平,开好头、起好步,推动全区公路养护水平高质量发展。
(记者 张超群 特约记者 吴健)(本文图片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提供)
(来源:中交报在路上)
原文链接:http://jtyst.xinjiang.gov.cn/xjjtysj/mtkjt/202108/c68079dd35d4405ea30e4c1e452efb25.shtml
最新信息
- 2021-08-02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交通运...
- 2021-08-02【中宏网】今年首启动!明村...
- 2021-08-02【中国水运网】山东今年首条...
- 2021-08-02【人民交通】今年山东省首条...
- 2021-08-02【经济导报】今年山东首条高...
- 2021-08-02沿着高速看新疆| 是什么,...
- 2021-08-02邯郸市魏县收费站王玉霞发表...
- 2021-08-02各市州邮政管理局迅速学习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