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交通运输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行业规范 > 正文

石碾

时间:2021-08-28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桂中公路发展中心  杨璐

  

  

  在桂中公路发展中心的庭院一角,屹立着一块石碾。这块石碾碾身斑驳,呈圆柱体状,顶部布满了青苔。石碾下方是一个正方形的石台,石台的正面写着“初心”两个大字,侧面写着“修路修德,养路养心。”每次路过这块石碾,都会让我感慨万分,透过它,我仿佛回到了六十多年前,看到了公路人在艰苦环境下热火朝天修路的情景。

  这一块石碾是两年前我的同事在一次公路检查时,偶然在省道208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白照村一户农家的瓜棚底下发现的。这家农户主人是时年91岁的何林和,大家都亲切地叫他何老。1957年,桂林市全州县的一支修路队伍曾带领白照村的民兵连在白云乡至拱洞附近修路,何老就是其中一名修路工人。

  那时候,机械不发达,没有现代压路机,公路施工“压实”这道工序,全靠人工或牲口推动石碾反复碾压来完成,因此石碾成为修路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公路修好后,施工队伍走了,却留下了这块石碾,一直闲置在路旁,也就是何老的家门前。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这条路要开始修建柏油路,曾经有人要推走这块石碾,被何老一口回绝。因为这块石碾,曾是他青年时代作为修路工人的回忆,放置久了,他甚至把这块石碾当作自己家里的一部分,护佑着家宅平安。何老还特意为它搭建了瓜棚,让石碾置于阴凉之地,苔藓轻披,蜂飞蝶舞萦绕,生机无限。何老认为,他守护着这块石碾,石碾也守护着他的家以及家门前的这条路,但它更像在等待公路人的召唤,让它回到属于它的地方……

  一番沟通后,何老慷慨答应了同事们提出珍藏这块石碾的愿望,此后,这块石碾便来到了桂中公路发展中心。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石碾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渐渐被人们所遗忘。时代在变,工具也在变,如今,在公路建设养护工地上轰鸣奔驰的是庞大的压路机。几十年的变迁,从泥土路到砂石路,再到一条条水泥路、沥青路,公路改变着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也改变着养护工人的作业方式。唯一不变的,是一代代公路人不怕苦不怕累的铺路石精神。而石碾,作为这种精神的象征,承载了公路人的回忆,参与了公路发展的历史沿革,它将永久载入公路发展的史册。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ztzl/jswmjs/t9874002.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内参 nc.jtys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