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交通运输内参!!
当前所在: 首页 > 行业规范 > 正文

记忆中的公路养护站

时间:2021-11-05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西林公路养护中心 吴奇帅

  

  我的家乡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镇上,小镇沿着县道两侧而建,我家就在县道旁,对面就是公路养护站。公路养护站是我从小看到大的风景,也是我记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公路养护站前的院子是我儿时的乐园,一放学我便叫上邻居家的小朋友到院子里玩耍。院子里种满了各式瓜果蔬菜,其中最多的是李树,有十几棵。小时候十分馋嘴,有一次,公路养护站的工人都出去工作了,我趁机爬上李树摘李子,刚摘了一兜准备享用,就被站里收工回来的工人抓到,当时心里害怕极了,低着头不敢吱声。一位养护工伯伯走过来对我说:“小朋友,你下次不要自己爬树摘李子了,我们不在,你从树上掉下来怎么办?下次你想吃就找我们给你摘。”我以为的责骂变成了关怀,这让我对公路养护工人产生了好感,觉得他们是很善良的人。

  90年代初,公路养护工人都是带着午饭上路作业,把工具扛在肩上,清早出门傍晚归来,远的路段则需要步行十几公里才能到达。90年代中期,他们增添了几辆自行车,男性工人骑着自行车,负责把工具先带走,女性工人步行跟在后面,负责拿工人们的午饭。90年代末,公路养护站配备了一辆黄色货车,外出作业统一穿工作服,每天开车出工。但那时候没有机械设备,所有的养护工作都是靠人力完成,长期高强度体力劳动和户外风吹日晒,让他们的皮肤晒得黝黑。我也记不清有过多少次碰到他们满身泥泞的样子,有多少次看到他们冒着大雨去公路上疏通堵塞涵洞的样子,在儿时的记忆里,他们是艰苦的、勤劳的、可敬的。

  后来,我外出求学、参加工作,就很少回到那个小镇了。每年回家看望父母时,我都会抽时间坐在家门口看着对面的公路养护站又有了哪些新面孔、新变化。再后来,我将父母接到城里,回去的次数更少了。一次,我路过养护站门口,特意驻足看那座院子,院子破败了许多,大门上“养好公路 保障畅通”的标语被雨水冲刷得模糊。听邻居说了才知道,原来那个公路养护站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不再使用了。

  儿时记忆里养护工人温和的语气、满身泥泞回家的一幕幕,仿佛还在昨天。公路人那善良勤劳、艰苦朴素的作风早已深深印在心里。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公路人,在工作岗位上,我将继续发扬和传承公路人精神,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用最朴实的方法,为公路事业服务。我愿做一颗铺路石,把一生写在脚下、铺在路上。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ztzl/jswmjs/t1069446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浓浓的母爱

下一篇:碧波上的那抹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交通运输内参 nc.jtys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