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石寻古
时间:2022-04-22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在江西省南昌城区西北边,有一块长条型的水面名曰碟子湖。这里原是赣江古河道的一部分,在沧海桑田的自然演进和城市化进程中,湖面由波澜壮阔缩小为狭长的一条。湖西边有一排巨大红色砂岩,样子不甚好看,但就是这些毫不起眼的“丑石”,在江西交通史和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寻常的印记,引得不少文史爱好者慕名前来怀古。
□ 王林水
屹立在南昌碟子湖畔的丑石。王林水 摄
殷洪乔投书处老照片。 资料片
掷信江中为哪般
丑石其实是一座低矮的石头山。《水经注》写道:“赣水又径郡北,为津步……水之西岸有磐石,谓之石头,津步之处也。”由此可见,当时这个地方是一个渡口,是南昌北边的进出门户。
古渡口石头津名声大振与东晋殷洪乔的一个典故有关。这件事在《晋书》《世说新语》《裴子语林》《太平寰宇记》《豫章古今记》等著作中均有记载。《晋书》载:“父羡,字洪乔,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书者百余函,行次石头,皆投之水中,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其资性介立如此。终于光禄勋。”《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裴子语林》中的记载也大同小异,但带信人的主体是“郡下人”而不是“都下人”。从合理性来说,应该是“郡下人”,也就是南昌郡的人要他带信去京都。
至于殷洪乔为什么要把他人托交的书信抛于江中,后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私拆别人信件,侵犯“隐私”,不守信用。也有人认为他有名士风度,不攀附权贵,反感他人拉关系走后门,颇具正义感。殷洪乔抛信这个“行为艺术”,史书纷纷留名,后人就把他抛信的地方叫沉书浦、投书渚。清代,这里还立了石碑、石塔、石牌坊,碑上刻着“晋殷洪乔投书处”。根据老照片,碑、塔和牌坊1959年仍存,只是今日已不见踪迹。
上世纪80年代赣江南昌段景象。资料片
石头驿 亦难寻
石头津附近,还曾有一个重要的交通设施——石头驿。
楼祖诒所著《中国邮驿发达史》指出,邮改名为驿,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的驿又称为置,是“乘马”或“从马”停留的车站,一般30或50里一置。东汉以后,驿置以驿马为主要交通工具,驿与传舍大部分合并,所以有时也把传与驿并提,称为传置。
唐朝开创了古代中国规模空前的版图,为了加强对广袤领土的控制,建立了以城市为枢纽的道路交通网络。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馆驿使壁记》中说,当时有7条以长安为中心的驿道,通往全国各地。其中,京广驿路从湖北进入江西后贯穿南北,经江州、洪州、吉州、虔州等地,在江西境内长约1600多唐里(唐代一里约530米)。开元四年(716年),唐朝名相张九龄奉诏重开大庾岭新路,江西因此成为连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冲。石头驿便是唐初设置的。
这条驿道上设有很多驿站,《通典》说:“三十里置一驿,驿各有将……以待行李。”按照这个密度,江西境内至少有50多个驿站。居“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理位置的洪州,境内就有石头驿、南浦驿等规模较大的驿站。
石头驿坐落于赣江边,应该是一个水陆相兼的驿站。南来北往的旅人在这里驻足歇脚,登楼远望,因此留下了文人墨客的诗文、碑铭等遗迹和一些流传至今的故事。
张九龄曾登石头驿楼,作诗《候使登石头驿楼作》曰:“山槛凭南望,川途眇北流。远林天翠合,前浦日华浮。万井缘津渚,千艘咽渡头。”张九龄曾当过南昌都督,这首诗写于何时不得而知,但诗中既写了眼前江阔天高,百舸争流的壮美景色,也抒发了对名士的追仰之情。比张九龄稍晚的唐代诗人戴叔伦所作《除夜宿石头驿》则更为著名:“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除夕之夜,诗人未能与家人团聚,却在远离家乡的一个驿站投宿。这种寂寞苦涩的思乡之情寄慨深远。还有诗仙李白于乾元二年(759年)作了《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了《次石头驿寄江西王十中丞阁老》。
唐人李肇《唐国史补》记载的这个故事也与石头驿有关: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哥舒晃在岭南造反,代宗诏令岭南节度使路嗣恭,就近平乱。路嗣恭平叛后,宰相到代宗那里上奏说:“路嗣恭大肆掠夺南人财宝,是想造反。”元载见皇上不信,接着说:“陛下如果不信,可以试探性地召他入朝,他肯定会找借口拒绝入朝。”于是代宗下令让路嗣恭入朝。时值三伏,热得要命,路嗣恭回奏,请求秋天天气凉一点再入朝觐礼。江西判官柳浑听说后,泣告道:“您平叛有功,大热天叫你入朝,稍有耽搁,就会被灭族啊。赶快派人把您的上表追回来,然后马上过江,晚上住石头驿。”路嗣恭一一照办,终于及时赶到朝廷,消除了皇帝的猜疑。这则故事写得绘声绘色,但有个大“BUG”,路嗣恭当时是岭南节度使,应该在广州,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怎么可能当天赶到南昌石头驿?故事可能是编造的,但石头驿当时在江西交通的地位可见一斑。
交通运输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密切相关。五代十国的动荡分裂时期,占据江西的杨吴和南唐政权与中原政权处于敌对状态,京广驿路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忙与喧嚣,很多路段和驿站逐渐荒废。
根据宋代文学家汪藻在《石头驿记》中的记述,在大观三年(1109年)刘公重修前,石头驿已颓垣断壁,杂草丛生。刘公将驿站修葺一新,还把韩愈那首《次石头驿寄江西王十中丞阁老》刻在墙壁上。
或许是由于河道变迁和渡口重设,石头津和石头驿此后信息寥寥,元明清时期各种典籍文献中难觅踪迹。
如今,南昌城区面积和人口比唐朝时的洪州增长了数十倍,原来离城区近10里的石头渚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进出城更是阡陌通衢纵横。石头津和石头驿已湮没在浩瀚的历史中,具有历史屐痕的“石头口”这个村名也在前些年消失了,只有这些顽强的丑石,依然屹立在水塘边,诉说着岁月的兴衰荣枯。
今日赣江两岸高楼林立。王林水 摄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2/4/15/art_32669_39212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古人是如何保护桥梁的
最新信息
- 2022-04-22高速公路桥梁高墩翻模施工技...
- 2022-04-22浅析深基坑开挖钢板桩支护施...
- 2022-04-22马鞍山市公交集团一公司整治...
- 2022-04-223月26日调整线路、增设站...
- 2022-04-22路的回忆
- 2022-04-22学习新知识 干出新样子——...
- 2022-04-22竹情
- 2022-04-22我心中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