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杨新华:生活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
时间:2021-11-01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你看那盛放的花,来自期盼的种子;不为盛名而来,不为低谷而去。”歌词中如是写道。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意外来得猝不及防,倘若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我们会为什么样的坚持而感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同事那里听说,方兴公司有一个“劳动模范”,一边坚持与癌症病魔抗争,一边忘我工作,经常都是办公室最后一个锁门离开的人!基于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职责,笔者来到方兴公司跟他面对面访谈。
这是一场并不轻松的采访,因为会提及那段不堪碰触的回忆。访谈过程不追问,不渲染,始终以“谈心”方式,对话这个同事们眼中的“工作超人”,家人心中的“钢铁汉子”。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基层单位“笔杆子”少。杨新华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主动承担各类材料的撰写,各类资料的整理以及各类报表的上传下达。他总是竭尽所能,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干劲。因此,他多次被公司评为“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听同事们说,你是个非常敬业的“大忙人”!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你每天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制作“每日学党史”“百年英雄谱”“庆祝百年 感悟峥嵘”“新华每日一诵”“弘扬新思想传播新理论”这些专栏,并每日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布,是这样吗?
杨:也没那么夸张啦,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务工作者。因为以前在媒体干过,有点制作经验;主要是党的百年辉煌历程,给予我创作的灵感、以及学习整理并且鼓与呼的原动力。
?:你是什么时候和高速结缘的?
杨:我对高速公路有一种特殊的情结。高速公路是造福百姓的行业,路网通达可以助力经济发展。做记者的时候,对高速公路行业有所了解。江西高速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2011年5月我来到方兴公司,方兴科技是集团旗下专门从事信息技术研发的单位,能在这么一个充满朝气、锐意创新的团队里工作,我感觉自己的人生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印象中最忘我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子?
杨:最大的挑战是要撰写大量技术类项目申报材料。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5月,单位叫我系统地写一份机电行业研发中心申报书。当时,一方面是,日常需要处理的综合性文字材料很多,上班根本没时间写这份申报书。另一方面,我学的是文科,对专业技术这块的业务完全不懂。尽管有困难,但我决定努力去完成。从入职的那一刻起,我便做好了攻坚克难的准备。既然选择了高速,便注定风雨兼程。在随后的半年里,我利用8小时之外的时间,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咨询多个技术部门,深入分析机电行业与技术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与发展规模、研发中心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建设等,最终形成近百页的研发中心申报书初稿,按时交给了相关部门。
?:付出了这么多,那一定获得了很多荣誉吧?
杨:后来,机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顺利通过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处组织的专家评审。我撰写的4个企业管理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得知获奖的那一刻,我无比激动,感到一切的努力没白费,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我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从不相信所谓“宿命论”
“工作超人”的生活里也有例外。2017年12月10日,杨新华没有来办公室,直到半个月后,他才出现在公司。那是杨新华破例给自己放的假。期间,他第一次进ICU,全身插满管子、遍布仪器,第一次经历肝癌手术。
?: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病情的?
杨:2017年11月最后一个周末,公司组织员工体检,我被查出肝脏出现病变占位。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是怎样的坚定意志,支撑着你一路与病魔的抗争?
杨:确诊的那几天,我感到了人生难以承受的痛苦,独自默默地流泪。因为想到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女儿刚6岁,还没读书,儿子才1岁,老婆在私立医院做护士,收入微薄。如果我倒下了,这个家怎么办,孩子们今后怎么办?我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那句话:“关键时刻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让我醍醐灌顶。我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这时候,我坚决抵制一些“鬼神论”、“宿命论”的说法,相信科学,战胜病魔。我想,越是苦难,越要拾起斗志,勇敢对抗病魔,撑起这个家。越是艰难,越要扛起责任,把工作做好,不辜负单位的信任。
?:听说你对工作从来没放过手?
杨:一开始,我妻子极力要求我去上海某业内名气较大的医院治疗,并初步联系好了医生。但我坚决不同意,要求在省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因为当时公司的党群部只有我一个人,年底各项工作我放不下,希望自己能兼顾。最后我们夫妻两吵了一架,妻子无奈答应了。我借口打发时间,把电脑带去了医院,住院期间,一闲下来就过问工作。病情一稳定,便迅速返岗。
?:谁给了你最大的支持?
杨:是我的妻子。起初,她反对。她总劝我要多休息,把工作放一边。后来,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我说,尽管我生病了,但我不想成为家庭的负担,更不想成为单位和社会的负担。工作对我而言,不是任务,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不管我的病情如何,只要身体还能工作,我就感到高兴,感到日子没有虚度,感到自己还有价值。一味地不让我工作,反而让我更难受。后来,她没再反对。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更细致地照顾我。
生活以痛吻我
我仍报之以歌
人生之路百转千回。生活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在遭受命运的重击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阳光会浸润他的心灵,照耀他前行的路途。
?:我们回到开头的话题,策划制作一个视频节目是个很系统性的工作,要花挺多时间的,我特想知道,你总是那么有冲劲吗?
杨:这些对我来说并不是负担,而是乐在其中。在做专栏的时候,我阅读了许多党史故事和英雄事迹,从中获得了生命的启示,汲取了前行的力量。在革命先辈事迹的激励下,我对生活满怀希望。也许,我无法掌控生命的长度,却可以丰富生命的意义。今年参加公司歌唱表演的时候,《永远跟党走》中有句话深深打动了我。“为你抛洒滚烫的热血,奉献我所有。也许还要走过无数岁月,幸福的热望总在心头”。我想,能为自己所忠诚的信仰、所热爱的事业奉献所有,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有没有适当调整一下生活状态?
杨:现在我的病情很稳定。平时,我坚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现在各项指标平稳。
?:这一路走来,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杨:没有人不爱惜生命。在病痛席卷而来的时候,我开始思考,生命赋予自己的究竟是什么?自患病以来,国家新的医保政策给我减轻了许多经济负担,省交投集团党委的困难党员补贴让我倍感温暖。我不能辜负党组织对自己的厚爱,不能辜负国家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我要尽己能,努力工作,回报单位、回馈社会。同时,我也要善待自己,利用业余时间重新拾起年少时的各项爱好:朗诵、唱歌、书法,让生活更丰富,让自己更充实。
?: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请保重身体,祝愿一切安好!
后 记
路遥先生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细想起来,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奋斗!”杨新华身上的这股韧劲,正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的传承与延伸,是江西交投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动写照。
月有圆缺,而月光无有边际;人有祸福,却当有不屈之心。愿本期人物故事,激励更多奋斗者,不惧风霜雨雪,无畏艰难困苦,坚毅前行。(周珉 杨雪梅)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1/11/1/art_32669_37052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1-11-01高速公路桥梁高墩翻模施工技...
- 2021-11-01浅析深基坑开挖钢板桩支护施...
- 2021-11-01马鞍山市公交集团一公司整治...
- 2021-11-013月26日调整线路、增设站...
- 2021-11-01路的回忆
- 2021-11-01学习新知识 干出新样子——...
- 2021-11-01竹情
- 2021-11-01我心中的路